现象:北京正式供暖后,通州部分村庄煤改气未完工,供暖延迟,村民在家穿厚棉袄避寒,村委临时给各家发放电暖气取暖;山西临汾某村,家家户户响应政策拆了燃煤锅炉,然而集中供暖没来,有的家庭把孩子往空调房里赶,有的家庭偷偷烧起了散煤;山东滨州某村,孤寡老人低保户,没钱交“煤改气”的设备安装费,施工人员把他的羊牵走炖了吃了,说是顶替费用;陕西眉县、武功、兴平、蓝田多所小学,拆除燃煤锅炉,却尚未跟进电暖设备或空调,大家上课的时候都抱着热水杯子,手都冻得通红通红的,直跺脚;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在接到天然气供应将受限的通知后,写了一份文件,向上级写了一份文件“求援”。院方表示,一旦限气,手术无法正常进行,将危及患者生命......
种种现象,怎一个冷字了得!
缘起:作为北方雾霾的重要来源,冬季取暖的散煤燃烧自然在整治之列。国家治理空气污染下了大决心,所以,去年10月,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七次会后,国家开始陆续在北京周边设立“禁煤区”,于此同时,各地开始大力推进“煤改气”“煤改电”工程。今年以来,一场轰轰烈烈的“煤改气”计划在华北及周边推行,意在用燃气取暖代替燃煤。
今年3月,四部委和六省市印发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》;5月,五部委组织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;6月,十三部委联合发布《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》。
“2+26”城市划出“禁煤区”,要求在今年10月底前全面实现清洁取暖改造。
初衷很好,普及清洁能源,问题是:煤炭断了,燃气没来,但凛冬已至!
问因:华北及周边过于依赖煤炭,这场改造是浩大的、难以一蹴而就的工程。
首先,终端层面:家家户户更换燃气壁炉、电壁炉的时间太赶,许多村户的设备没装,还有许多村户的设备是自己或缺乏资质的村施工队装的,安全隐患极大。
其次,地方层面:有些气站没建好,管道也没建好,根本无法送气。华北部分天然气管道已是满载输气,这样都供应不及,掘土换新岂是一朝一夕?
Z后,国家层面:去年我国有百亿方的天然气缺口,今年天然气消费量又出现300亿方的破纪录增长,缺口扩大、限制供应是必然。对此,中石油等已经向各省预警供应紧张。
“煤改气”“煤改电”,对环保自然是好事,但要让一个煤炭为主力能源的国家彻底扭转原来的能源结构,是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,涉及的部门不仅是一个环保部,还有发改委、住建部、能源局等等,涉及能源价格调整、小区管道改造、群众安置等大量工作,很难在短时期内一蹴而就。
百姓福音:环保部一纸特急函,放开燃煤限制,今年冬天,不冷了!
鲁公网安备 37030502000751号